时间:2022-09-24 21:12:55 | 浏览:536
产业转型升级跑出加速度、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城市品质大幅提高,海岛大花园建设加速推进;生活质量飞跃,群众共享共建幸福……这几年,岱山人民拥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530.8亿元,是2016年的3.2倍,年均增长21.6%。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突破200亿元、3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5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2000亿元,是前五年的3.8倍;城镇和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1759元和43048元,年均增长7.5%和8.7%,收入比值缩小至1.43。
2022年,迎来“大桥时代”的“开放岱山”,正在加快建设“四个岱山”,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谱写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新篇章。
产业升级
激发“创新与活力”
初夏时节,登高俯瞰鱼山岛,在整座离岛的山丘与海岸线之间,一座座大型石油炼化设施拔地而起;多个成品油、石化产品运输码头一字排开,大型货轮往来不息……
在这里,国内炼化装置中单体规模最大、国内一次性投资建设规模最大石化产业的单体项目高耸屹立。在这里,每根管道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在这里,每一滴原油都被充分利用。
浙石化项目一期稳定运行、二期基本建成,累计投资超1600亿元,2021年产值超1300亿元,成为全市首个千亿级产值企业。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鼠浪湖去年累计完成铁矿石接卸量超3300万吨,累计靠泊40万吨级超大型船舶超200艘、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年混配矿量突破1700万吨,跃升为全国最大的混配矿基地;黄泽山油品储运基地一期151万立方米地面储罐项目建成投用,二期104万立方米项目、黄泽山—鱼山原油管道加快建设,30万吨级油轮实现常态化靠泊;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全县海运运力突破200万载重吨,去年全县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亿吨,年均增长21.1%;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加快推进,新增开放口岸5个,综保区衢山分区二期封关运作,全县开放面积达到470平方公里……
过去的五年,是岱山转型升级跑出加速度、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的五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全省“四大”建设等战略持续推进,岱山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更加彰显,正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扩大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度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进一步开拓合作新空间、重塑竞争新优势。
“城市大脑”是岱山建设“数字海岛”的重大部署,以“城市大脑”应用拓展为抓手,岱山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县内不断传出数字化建设开花结果的好消息:银岱公司项目入围省级数字化车间,建成工业企业大数据平台;入选全市唯一省级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重点县;成功引进海康威视,成立大数据运营合资公司;移动支付、无人超市、共享出行等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推广……
抢抓舟岱大桥通车运营的利好,岱山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聚焦石化新材料、清洁能源、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方向,点燃高质量开放发展新引擎。今年一季度,岱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2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85.09亿元,增速居全省前列。
内外兼修
感受“品质与诗意”
今年五一假期,岱山东海郊野公园开园迎客。不少青睐短途游、周边游的市民纷纷携亲带友来公园,尽情享受假日闲暇时光。刚刚过去的周末,舟山本地游客叶先生带着家人来郊野公园游玩,“岱山现在可以玩的景点越来越丰富,场地也比较大,身心都得到了放松。”柴先生说。
岱山东海郊野公园位于岱山县岱东镇东部,紧邻鹿栏晴沙海滨浴场,规划占地7.9平方公里,依托“村落、山地、田园、草地、沙滩、海域”等自然资源,构建了一个时尚动感的海岛休闲度假目的地。游客可以在此尽情欣赏湿地花海,尝试田园种养,也可以畅玩海错湾乐园,体验沙滩越野,感受露营之趣。
“品质岱山”,内外兼修。去年,岱山捧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国字号”招牌,去年新增造林4500亩、彩色健康森林2.4万亩,建成省级森林城镇6个,创成省级园林城市。
人们在岱山生活工作越发便利、舒心,一面享受着高质量发展的“速度与激情”,一面享受着滨海大花园的“品质与诗意”。
“走出小区门口就是大公园,散散步感觉很好。”家住渔父乐园的陈女士说,自前年家门口的安澜城心公园通过翻新更换游园路、添置城市家具、合理配置绿植后,原本杂乱的三角地块变成一个多功能口袋公园,出门休闲更加舒心了。
如今的岱山,道路两侧、沿河两岸、居民小区、城市公园……浓烈的绿色肆意铺展,美丽的风景触目皆是。
交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抓手之一。舟岱大桥、鱼山大桥、秀山大桥、新江南大桥建成通车。去年底舟岱大桥开通时,有人用“黄金路”“致富路”“腾飞路”形容这座跨海大桥,“从大桥过来,比原来走轮渡节省了1/3的时间。”经常往返岱山和舟山本岛的货车司机陈敬光说。
4月30日,燕窝山码头的启用,又为舟山北向车客水陆运输转换枢纽节点北移岱山迈出了重要一步。市民吴先生是衢山岛人,目前在宁波工作。码头启用当天,他沿着舟岱大桥驱车来到燕窝山码头。“方便了很多。”吴先生说,“大桥开通加新码头建成,从宁波到衢山岛可以说走就走,海上航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半个小时左右。”
“今后,该码头将成为北向沟通上海、嵊泗的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岱山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燕窝山陆岛交通码头的规模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对推进舟山群岛新区加快融入上海都市圈、长三角经济带,优化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需求,改善居民出行条件等具有重要意义。
民生改善
提升幸福感获得感
过去的五年,是岱山新型城市化大踏步前进、城市品质大幅提高、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五年。
已经平整完成的土地上,十余台打桩机密集地立在工地中,地面上运输车、铲车、挖掘机穿行,整个建设工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是位于岱山东部双峰新城规划地块的县第一人民医院迁建项目现场。该项目总投资9.23亿元,按省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标准设计,核定床位610张,总建筑面积约9.37万平方米。
这几年,岱山人民发现,小岛的就医环境越来越好了。去年开始,浙大二院首批12名医疗人才团队入驻岱山,开展为期五年的精准帮扶。“自从浙大二院与我院成功对接后,他们带来的医疗理论和实践经验,让我们在身边就有了优质的医疗学习环境。”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金钟感慨,开展“以师带徒”模式以来,他从最初跟随浙大二院徐其渊医生手术,到如今自主操刀,个人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岱山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例超过70%,并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建成启用岱西镇中心幼儿园、柏基幼儿园等学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等级幼儿园覆盖率100%,浙海职院岱山校区挂牌成立,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获评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省教育现代化基本达标县,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通过省级验收。
借助“互联网+”,岱山推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近日,在岱山县高亭中心小学未来教室,一堂跨越海湾的海洋特色课正在进行。除了眼前的学生,授课教师还可以与远在长涂岛上的长涂小学的14名学生隔屏互动。这样的同步课堂每周都会有,不仅有语文、数学、科学等科目,还有音乐、绘画、非遗手工等特色课。
打造海岛城乡教育共同体新样板,是岱山县高质量推进优质均衡教育的重要途径。岱山县以同步课堂和网络研修为主线,聚焦离岛教研中的瓶颈问题,依托“城乡教共体建设”和“海岛研修一体化平台”,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海岛优质均衡发展之路,有效解决了离岛教研的瓶颈问题和工学矛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激活码”。
来源:浙江日报
产业转型升级跑出加速度、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城市品质大幅提高,海岛大花园建设加速推进;生活质量飞跃,群众共享共建幸福……这几年,岱山人民拥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530.8亿元,是2016年的3.2
经岱山县人民政府同意,发改局和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了《岱山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有关规划计划、《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舟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记者昨天从岱山县交通运输部门了解到,为更好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岱山交投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决定从舟岱大桥正式开通起,同步开通来往岱山与定海、新城、普陀的县际班车,对岱山至宁波、杭州的市际班车以及部分县内公交做出调整。岱山至定
今年以来,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岱山区块聚焦做大做强石化产业链,有效承接绿色石化基地产业溢出效应,着力“引链主、抓龙头、强配套”,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引进石化新材料、机械设备制造、配套生产性服务业等链上骨干企业19家。一“按
8月31日上午,柯桥区召开现代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区现代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陈利华参加会议并讲话。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区现代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潘晓东主持。 会议听取了区现代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
回顾 “十三五”:书写新时代发展征程上的壮美篇章蝉联 “五个百强区”,综合实力跃上 “新台阶”2020年11月,在新公布的2019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评及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成效评估中,蜀山区位居安徽省县域 经济高质量发展D类
□河南日报记者董学彦本报通讯员余帅领一年365天,天天都有获得感、幸福感。这样的城市,会带给人们什么样的感受?我省著名戏曲音乐家袁世安在许昌生活了一辈子。近两年,搁笔已久的老人被家乡变迁和暖暖的幸福感熏染,创作激情再次迸发,接连创作了23首
驻马店网讯(记者 郑付生 通讯员 米山)“多亏了‘万人助万企活动’的开展,区领导为分包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我们办理企业补助资金已从过去的‘多头跑’变成了‘一站式’,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难题。”河南省鹏辉电源有限公司物业部经理贾晓盼激动地说。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19日讯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落实中央“六稳”“六保”要求、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威海市环翠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聚力攻坚项目引进建设,牢牢扭住项目这个“牛鼻子”,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
今年以来,平鲁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支撑,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用效益标准衡量项目建设,全方位考量项目整体规模、投资强度、科技含量、产业带动、资源利用、产出效益,通过持续深化“项目建设年”和“三个一批”活动,以项目谋转型、促发展、惠民生,推
来源:太行日报-晋城新闻网“一处一策”精准施治 “专项行动”纵深推进——陵川县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生态治理修复□吴艳斐松柏成林,绿草如茵。现如今,陵川县崇文镇城北社区的西背山地段,这个人们曾经躲着走的垃圾堆,正变得越来越美丽,逐渐成为人们晨练休
9月17-20日,第六届中国社区治理论坛在宜昌举行。本届论坛以“筑堡强基 共同缔造 高质量推进现代社区建设”为主题,由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主办,湖北省民政厅支持,中共宜昌市委、宜昌市人民政府承办。本届论坛包含开幕式、主论坛、三个平行论坛以及实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通讯员 桑崇 丁姜岚虽无先天禀赋,许昌市魏都区却汇聚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大等10多所“双一流”高校资源;虽处中原腹地,却吸引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科研团队带着优势项目纷至沓来,未来每年可创造10
砥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谱新篇。近年来,湖滨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围绕建设“经济强劲、生态宜居、文明幸福、和美包容”的现代化湖滨区的奋斗目标,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
映象网讯(记者 金江涛 通讯员 穆文涵)扶沟县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河南省2019年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年以来,该产业园建设秉承做强乡村产业、服务乡村建设、带动农民增收的发展理念,以姓农、务农、为农、兴农为根本宗旨,坚持集聚建园、融合